感谢您的光顾
我们一直在努力

“处暑三不做,一年病不沾”,这几大禁忌一个都不能碰!

处暑,“处,去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”,意思是炎热的暑天将过去,到此为止了。今年的处暑节气在8月23日,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°,处暑过后,气温下降将会逐渐明显,白天热,早晚凉,昼夜温差增大,不时有秋雨降临,人们常用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来形容处暑时的天气。

处暑时节,应当及时养生保健身体,不然的话,身体根本没办法抵御未来寒冬的低温。其中,这几个养生的禁忌,要牢牢记住。

一、忌早加衣

民间素有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之说,入秋以后并不需要急着添加衣物,这个时候稍微“冻”一下,有助收敛阳气。因为添加衣物以后,身体虽然感觉到了暖,但是当热气往外走的时候,就会有寒气交换进去。

不过,“秋冻”还是要因人而异,根据实际状况灵活掌握。“秋冻”不仅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服,还可引申为秋季的其他养生保健方面,如睡觉不要盖得太多,以免导致出汗伤阴耗津。

二、忌露肚脐

处暑节气过后,天气渐凉,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,皮下没有脂肪组织,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,因此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。寒气一旦从肚脐侵入到身体里面,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,可能引发急性腹痛、腹泻、呕吐等问题,

如果寒气大量积累在小腹部位,则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出现问题,所以说,不管男女,都要保护好肚脐。在晚上气温比较低的时候,要记得给自己的腰腹部盖上被子,小心寒气侵入腹部。

三、忌熬夜

处暑前后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,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。此时生活应相应调整,尤其是睡眠要充足,才能缓解秋乏。

但不少人还坚持着夏季的晚睡习惯,经常熬夜,体内的阳气损耗就变多。因此,处暑之后要改掉夏季熬夜的习惯,最好在10点前入睡,比夏季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。而适当的午睡能化解秋乏、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风险。

四、少食辛辣

处暑节气之后要少吃辛辣的食物,这是为了减少肺气的耗散。因为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会导致人体发汗,导致人体肺部的阳气通过汗液从体内发泄出来,随后身体便凉了。

所以说,处暑之后少吃辣椒、花椒、生姜等辛热食物,更不宜吃烧烤食物,以防助“燥”为虐,化热生火,加重秋燥。

处暑节气宜吃清热安神的食物,如银耳、百合、莲子、蜂蜜、黄鱼、干贝、海带、海蜇、芹菜、菠菜、糯米、芝麻、豆类等,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款适合处暑的食谱:

银耳莲子羹:

材料:银耳10克,莲子15颗,枸杞20颗

调味料:冰糖

做法:

1、莲子泡入清水中一小时左右,银耳提前40分钟泡发,泡发好的银耳撕成小朵备用。

2、取一只小煲,加入银耳,莲子,适量冰糖,加入适量清水。

3、隔水炖1.5小时左右,保温2小时左右,等到汤汁粘稠银耳软烂即可加入枸杞。

功效:滋阴润燥,加快身体代谢,有效预防肥胖。

黄豆猪骨汤:

材料:大黄豆100克,猪骨1000克

调味料:味精,料酒,盐,葱姜

做法:

1、黄豆、猪骨分别洗净,锅加上,倒入黄豆和猪骨。

2、大火煮开,改成小火慢炖1-2小时,然后加调味料即可。

功效:强壮身体,适合营养不良、身体瘦弱、腹胀纳呆的人食用。

赞(0) 打赏
版权声明:
文章名称:《“处暑三不做,一年病不沾”,这几大禁忌一个都不能碰!》
文章链接:http://www.zmt178.com/244
本站所有资源均收集自互联网,仅供个人学习交流,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,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,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,如发现内容侵权,请联系站长删除,谢谢合作!

评论 抢沙发

您的认可就是我们持续的动力!

技术流,拒绝套路,拒绝割韭菜

商务合作联系我们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